1到16楼,到底哪个楼层最好?这些楼层一定要选,建议收藏!

第8层:通风、私密、采光全面平衡

有人说买房要“避开8层”,其实真没必要去纠结这些数字上的事儿。第8层综合来看,是实打实的舒适层。

这个高度,一般能避开地面的浮尘和潮气,又没有到达太高处那种“风大晃得慌”的阶段。通风很顺,窗一开就是舒服的过堂风,尤其夏天能明显感觉到室内温度更容易降下来。

还有就是隐私感特别强。不用担心被对面楼窥探,也不至于俯视楼下“看人脸色”。住在8楼,你的阳台不是晒衣服的地方,简直能当露台用。

要说唯一可能的“短板”,就是电梯依赖开始变强了。但在现在的小区,电梯品质普遍提高,几乎感知不到不便。

第11层:喜欢安静的,这层别错过

如果你是那种特别怕吵、喜欢窗外风景、讲究生活品质的,11层值得认真考虑一下。

它是典型的“视觉景观层”。哪怕楼前有些绿化或低楼建筑,也基本不会挡视野,白天远眺天空、晚上能看夕阳。对心情的影响,说真的,比室内刷个大白墙有效多了。

因为高度更高,它对周围噪音有很强的“过滤”效果。就算楼下有人广场舞、宠物乱叫,你基本也只能远远看到人影,听不到啥动静。

不过说实话,这层对老人或者腿脚不便者就不太友好了。电梯要是刚好检修,爬楼是真伤身。所以一般建议给年轻人住最合适。

第13层:常被误解,其实是“性价比王”

很多人一看到“13”就避开了。受一些传统说法影响,部分楼盘甚至会直接跳过13层,但如果开发商没有刻意避讳,这一层反而是你捡漏的好机会。

从数据来看,13层的空气质量、采光时间、通风流畅度,其实和12、14层几乎一模一样,但因为心理层面的“冷门”,价格往往会低一点。

而且这个高度住起来是很舒服的——阳光能照满屋,晒个被子分分钟干透;远离地面人流区,私密性非常强;不容易受楼下邻里杂音影响,晚上睡觉特别安静。

对预算不那么充足、但又希望品质感强一点的购房者来说,13层是值得认真考虑的备选项,别被“名字”吓跑。

第15层:顶楼以下,享受型代表

有些人不愿意买顶楼,一怕漏水、二怕夏天热。但第15层,恰好避开了顶楼的短板,又能吃到“高楼层福利”。

它属于空气最清新、视野最开阔的区域,适合喜欢“站得高、看得远”的人。尤其现在不少人喜欢在阳台布置绿植、吊椅、茶几,这个楼层就特别适合打造成“空中花园”。

白天采光拉满,夏天通风也顺,晚上安安静静,没有汽车鸣笛、没有楼下孩子追逐,住得特别安心。尤其对城市里需要解压的年轻人来说,这种居住体验确实不一样。

要提醒一点的是,如果你所在城市夏季温度偏高、开发商保温层做得不到位,那这一层还是建议看看实地体验,再决定。

其实房子不是别人说好才好,是你住得舒服才算赢。选对楼层,生活会省不少麻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