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打呼?用八个症状与STOP

打呼,常常不是自己先发现的,而是枕边人、家人、甚至室友说:「你昨晚打呼很大声!」后才意识到。

很多人会以为打呼只是小事,但其实上,它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早期警讯,若长期忽略,可能造成慢性缺氧、白天精神不济,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等的健康风险。

本篇教你如何透过日常观察、自我感受与医学量表来评估自己是否有打呼问题,以及什么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自我检测量表(STOP-BANG),帮助你及早了解风险、采取对应的改善行动。

如何知道自己会打呼?相关症状来确认

打呼多发生在熟睡期,人无法主动察觉自己发出的声音或是否有呼吸中断。

这也是许多打呼患者在多年后才被诊断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自己不容易察觉打呼?

打呼大多发生在熟睡阶段,身体进入「无意识」状态,无法自行察觉声音或中断呼吸的情况。

除非伴随剧烈喘气或惊醒,一般人很难凭自身记忆知道「昨晚有没有打呼?」

睡醒后的感受是重要指标

以下这些清晨起床的感受,可能是睡眠品质不佳的警讯:

醒来后喉咙干燥、刺痛

头晕或头痛

睡很久但没睡饱、总是感到疲倦

半夜经常醒来或梦多

白天精神不济也要注意

若你经常有以下现象,应怀疑是否睡眠品质遭打呼干扰:

白天嗜睡、精神不济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看电视、开车或开会时容易昏沉、打瞌睡

情绪易怒、个性改变、焦虑不安

家人观察或录音是最直接方式

由于自己无法察觉,请枕边人、家人观察或使用录音App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常见录音App如「SnoreLab」、「Do I Snore」等App,可自动纪录鼾声频率与音量

请枕边人、室友或家人协助观察是否有打呼→停止呼吸→猛然吸气的循环,也是OSA典型特征

风华联合诊所提醒您:如果您经常有上述打呼症状,务必要进一步接受睡眠检测与专业医师评估,避免轻忽打呼背后所隐藏的健康风险!

line预约

睡眠呼吸中止症STOP-BANG自我检测量表

当你怀疑自己可能有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时,STOP-BANG量表是一个简单、实用且全球广泛使用的初步筛检工具。

透过八个「是非题」,快速了解你是否为高风险族群,方便你与医师讨论后续检查需求。

STOP-BANG量表简介

STOP-BANG 是由八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评估项目组成,分为两大面向:

根据症状:STOP(Snoring, Tiredness, Observed apnea, Pressure)

根据个人条件:BANG(BMI, Age, Neck circumference, Gender)

项目

问题内容

Snore

你是否有人告诉你睡觉会打呼?

Tired

你白天常觉得疲倦、昏沉或容易睡着吗?

Observed apnea

别人是否看过你睡觉时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Pressure

你是否有高血压,或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物?

BMI

你的BMI是否大于35?

Age

你的年龄是否大于50 岁?

Neck

你的脖围是否超过40 公分(男)/ 36 公分(女)?

Gender

你的性别是男性?

量表怎么填?该注意什么?

每题回答「是」得1 分,「否」得0 分

自行测量脖围(围绕喉结处)

BMI 可透过身高体重线上计算器获得(BMI > 35 为高风险)

若有慢性病史(如高血压)请如实填写

分数结果怎么看? (风险分级)

总分

评估结果

意义

0-2分

低风险

发生OSA机率较低,但不代表完全没有

3-4分

中等风险

建议注意其他症状,适时寻求医疗协助

5分以上

高风险

很可能患有中度以上OSA,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如多项睡眠生理检查PSG)

STOP-BANG量表为国际认可的初筛工具,但无法取代专业诊断。

若分数偏高,建议让专科医师或睡眠医学中心接受检查。

line预约

打呼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前兆,别忽视小声音

许多人将打呼视为「睡得熟」、「工作累」的象征。

但在医学上,打呼其实是上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警讯,若伴随呼吸暂停,就可能发展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

不仅影响睡眠品质,还可能危害心脏与脑部健康。

打呼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关联性

打呼

呼吸道狭窄造成声音震动,音量可能固定

OSA

呼吸道塌陷导致呼吸暂停,有「打呼→ 静音→ 喘气」的循环

打呼:气流通过狭窄呼吸道时,咽喉组织震动发出的声音,音量可能固定。

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呼吸道完全或部分塌陷,造成呼吸暂停数秒到数十秒,且每晚反覆数十至上百次,常出现「打呼→ 静音→ 猛然喘气」的循环。

长期OSA未处理会导致间歇性缺氧,使身体反覆处于「缺氧+压力」状态,严重影响健康。

慢性缺氧对身体的影响

长期OSA未处理,会导致慢性间歇性缺氧,并引发以下问题:

高血压:缺氧刺激交感神经活化,血压上升

心律不整、心肌病变:夜间反覆低氧让心脏负荷加重

中风、心肌梗塞风险提高:血管硬化与血栓风险增加

糖尿病控制不良: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脑部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忧郁倾向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的资料,中重度OSA患者的死亡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

哪些人是高风险族群?

并非所有人都会打呼,但以下这些族群出现打呼,发展为OSA的机率明显偏高:

体重过重(BMI > 27),尤其是颈部脂肪堆积明显者

男性高于女性(尤其40岁以上)

脖围粗≥ 40 公分(男)/ 36 公分(女)

鼻塞、鼻中膈弯曲或过敏体质

饮酒习惯者(夜间肌肉过度放松)

有家族史、曾被诊断OSA者

四个方法尝试改善打呼

发现自己有打呼问题后,除了进一步检查是否为睡眠呼吸中止症外,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与睡眠姿势也是减少打呼的第一步。

这些方式虽不能完全取代治疗,但对轻度症状或尚未发展为OSA的族群,有相当显著的缓解效果。

调整睡姿,从仰睡改侧睡

仰睡时舌根容易向后坠,压迫呼吸道,是打呼最常见的姿势因素。

侧睡能有效减少舌根阻塞呼吸道的机率

可使用「侧睡止鼾枕」或「背后塞枕法」帮助维持姿势

减重、戒烟能有效降低打呼风险

体重下降5~10%,颈部脂肪压力显著减轻,有助呼吸道扩张,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状

吸烟会造成咽喉黏膜慢性发炎、水肿,加剧呼吸道阻塞

建议搭配营养师咨询、戒烟门诊或健康管理课程

鼻过敏或鼻塞也可能导致打呼

鼻塞会迫使人改以口呼吸,加重咽喉部震动

鼻过敏、鼻中膈弯曲、鼻息肉都是常见打呼诱因

可至耳鼻喉科评估,必要时使用药物或手术改善

就医检查更安心(睡眠中心可安排完整多项检查)

STOP-BANG量表为初步筛检工具,若怀疑为OSA,建议进一步安排:多项睡眠生理检查(Polysomnography,简称PSG)、居家睡眠检测(对高风险族群可快速确认)

检查后医师会依严重度建议配戴阳压呼吸器(CPAP)、口腔矫正器,或其他个别化治疗方案(如正颚手术)

风华联合诊所提醒您:即便打呼声音不大,也可能是身体正在发出大声求救的健康警讯。及早检查、适时治疗,让您与家人都能安心入眠。

别再轻忽打呼的声音,守护睡眠就是守护健康

打呼不是笑话,也不是年纪增长或劳累的自然结果,而可能是健康风险的开端。

它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的早期警讯。

透过观察自身症状、填写STOP-BANG量表,并搭配采取正确生活调整与专业医学检查,您就能大幅降低打呼带来的健康风险,为自己打造更健康、安稳的每一夜。

如果你长期打呼、睡眠品质不佳或担心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风险,风华联合诊所专业团队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评估与照护,帮助你重获高品质的睡眠与健康生活。

延伸阅读:

正颚手术失败了怎么办? dcard网友分享如何避免正颚手术失败、后悔

为何呼吸中止患者最终都选择正颚手术?正颚手术条件、改善症状一次看